引汉济渭公司:文心在抱气自华--90后“笔杆子”的破壁成长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2-27 阅读数:307

“尘雾补山海,烛光增日月。”是姚文华工工整整书写在工作笔记扉页的自勉箴言。

刚到引汉济渭公司时,小姚从事的是宣传岗工作。她那会儿写出的稿件,无论体例、辞藻、结构均是工工整整,是典型的“学院派”。

 “总感觉缺了些泥土味。”小姚很快就认识到理论知识和生产一线的距离,便迅速调整心态,躬身一线,认真从习近平总书记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中汲取思想的伟力,在工程一线感受泥土的芬芳和建设者的温度。她还主动求教老同事改稿,随身携带采访本跟访媒体团。会议记录、整理等琐事也抢着干,三个月便实现了从“工整有余”到“笔尖生花”的蜕变。《秦岭杯中一泓水》《墨笔丹青水绕素笺》等深度稿件登陆中国网、陕西日报等媒体。她用细腻的笔触让引汉济渭工程跃然纸上,用“数据的故事化”,让钢筋混凝土的坚硬转化为有温度的引汉济渭叙事。

2024年6月,因工作需要,姚文华从党群部转岗到公司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。虽然岗位在变、角色在变,但初心未变。从宣传岗到文秘岗,从宣传稿到政务稿,从散文特写到万言材料,这个每天“小碎步赶场”的姑娘坚持边学边干,文字驾驭能力不断提升。

文字不是流水线,每个标点都要呼吸。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闫良说,小姚工作非常踏实认真,她对文字的态度决定了材料的质量,字里行间都藏着敬畏心,对待文稿如同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,甚至有时候领导都过了,她还是会继续思考,不断打磨。

“她走路比一般人快不少,我们经常调侃她,每天工作像撵兔子一样,真是速度与精度双修。”办公室许永涛说。

1月初见小姚时,她的工位上摆放着7个文件盒,是要考核的举证材料。手里还在准备着“第一议题”落实情况,以及决策事项清单等备查资料……在姚文华OA收文的最新一页,有5个标注三个叹号的“特急”文件,虽然不是同一天的文件,但也可以管中窥豹,理解她工作的急。翻开她的记录本,“周末:1.第一议题;2.四季度考核举证……6.个人总结”“议题1……”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

姚文华是三个字。时间长了,从领导到同事都喊她“姚”。如此称呼恰如其人。名字的简短精炼,就像她干工作一样绝不拖泥带水。“日事日清”是她对自己的要求。“既然没办法预料到明天的任务,那就先今天把今天的活干完,腾出时间在明天干明天的事情。”是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大冬天,很少见她穿外套,袖子一般也都是撸起来的,因为这样更方便打字。“看着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同志,她一点都不矫情,一般人还真干不过她。加班加到凌晨,第二天不耽误精神抖擞地去参会。”部门同事黄瑜潇说。

2024年除夕放假前一晚十点多钟,有同事见到小姚还在办公室埋头整理会议记录。问她为何这么忙?她只是笑了笑。在姚文华看来,日常工作不过夜,更何况是跨年!

公文写作是件苦差事,十遍八遍修改是常态,推倒重来也不稀奇。她对此从没抱怨过,每天依然乐呵呵的。她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文案力是同理心编织的逻辑网,是板凳坐冷的沉淀功,更是将领导要求的高度、读者需要的温度、时代呼唤的深度熔铸成金的能力。在短视频冲击阅读的时代,小姚用文字搭建起引汉济渭与大伙对话的云梯,诠释着“笔杆子永远是刚需”的职场真理。

文墨辉春景,华光映芬芳;心怀高远志,乐书锦绣章。小姚坚持用键盘敲击初心,她的志趣和战场依旧在字里行间。“无他,惟热爱尔!”小姚莞尔一笑。


相关信息

供水集团:甘守“清泉”润“万家”

       在蒲城水务公司城南供水管理站,有这样一位坚守者:近三十年来,他时而穿梭于乡村的田间地头,时而忙碌在城市的大...

供水集团:25载供水路 供水人的坚守与担当

       青丝熬成华发,岁月镌刻忠诚。他用青春丈量管网长度,以汗水浇筑供水根基,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,从三伏盛夏到冬...

联系电话 029—86326804
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浐灞大道2021号

邮政编码:710018

Copyright 2024 sxswfzjt.com All Right Reserved

备案号: 陕ICP备2024028293号

版权所有 @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公众号二维码

抖音二维码